历史。

项目开始

1988 年 "海陆熊猫 "展览。
1987 年 3 月,为保护圈养大熊猫,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立,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,冒险世界也加入了捐赠活动。1988 年,在《日中和平友好条约》签订 10 周年和开园 10 周年之际,在日中友好协会和和歌山县的配合下,经中国政府批准,与中国动物园协会签订了短期借展协议。1988 年,四川省成都动物园的两只大熊猫 "宸宸 "和 "青青 "被引进到冒险世界。直到 1989 年 1 月,公园举办了为期三个月的 "海陆熊猫展",让游客有机会一睹这些珍贵动物的风采,并开始了一项保护宣传活动,以增进人们对这些濒临灭绝的动物的了解。
目前迫切需要提高人工饲养的繁殖率和成熟率。
1980 年,全球圈养的 99 只大熊猫中,有 92 只为野生大熊猫,只有 7 只为人工繁殖的大熊猫;到 1990 年,人工繁殖的大熊猫数量已达 27 只,但由于从野外引进的个体死亡,圈养大熊猫的总数没有增加,仍保持在 100 只左右。迫切需要提高人工饲养大熊猫的繁殖率和成熟率。

全球首个大熊猫联合保护项目启动

获得中国政府认可的途径。
1994 年,公园获得了大熊猫进口许可证。同年9月,两只来自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抵达公园,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中外动物园长期联合保护大熊猫项目的开始。中国动物园协会于 1989 年成立了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,并组织开展了大熊猫繁育研究。日本每年派员参加中国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会议,支持中国的大熊猫繁育研究。

大熊猫到公园进行繁殖研究。

永明 "和 "荣斌",他们是来参加世界上首次国际育种研究的。
经过与中方的讨论,繁殖研究的个体被确定为两只小熊猫:"永明"(雄性)和 "蓉蓉"(雌性)。这两只小熊猫符合各种条件,包括在繁殖设施中出生和适合繁殖。蓉滨 "是成都的 "蓉 "和白滨的 "滨 "的谐音,被选中送入公园时,熊猫们就被取名为 "蓉滨"。雄性是出生在北京动物园的 "永明",考虑到 "荣斌 "的年龄和血统,"永明 "被选中。1994 年 9 月,两只大熊猫来到公园,开始了世界上首次国际繁殖研究。由于刚开始繁育时只有两岁,它们参与了环境适应、饲料研究和公众宣传活动,但在1997年7月,就在即将开始全面繁育研究时,荣斌去世了,繁育研究也随之停止。2000 年 7 月,"美美 "安全抵达公园。由此,繁殖研究得以重新开始。

圈养动物数量

  • *1976-1985: ・・・・・
  • 竹子开花和死亡导致的熊猫死亡和保护。
  • *1987 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
  • 中国两处保护和研究设施投入使用
    中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
   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
  • *1988 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
  • 探险世界短期借展
  • *1994 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
  • 探险世界启动保护大熊猫联合项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