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專案開始
- 1988 年「海陸大熊貓」展覽。
- 1987年3月,成都大熊貓繁殖研究基地成立,為了保護圈養的大熊貓,需要國際間的支持,因此冒險世界也加入了捐款的行列。1988年,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十周年和開園十周年之際,在日中友好協會和歌山縣的配合下,經中國政府批准,與中國動物園協會簽訂了短期借展協議。1988年,四川省成都動物園的兩隻大熊貓 「宸宸 」和 「青青 」被引進了在園內舉辦了為期三個月的海陸大熊貓展,直至 1989 年 1 月,讓賓客有機會一睹這些珍貴動物的風采,並開始了保育宣傳活動,以促進人們對這些瀕臨絕種動物的了解。
- 目前急需提高人工繁殖和成熟率。
- 1980 年,全球圈養的 99 隻大熊貓中,有 92 隻是野生大熊貓,只有 7 隻是人工繁殖的;到了 1990 年,人工繁殖的大熊貓已經達到 27 隻,但由於從野外引入的個體死亡,圈養的大熊貓總數沒有增加,仍然維持在 100 隻左右。迫切需要提高圈養大熊貓的繁殖率和成熟率。
全球首個大熊貓聯合保育項目啟動
- 獲得中國政府認可之路。
- 1994年,本園取得大熊貓進口許可證。同年9月,兩隻來自成都大熊貓繁殖研究基地的大熊貓抵達本園,標誌著世界上第一個中外動物園大熊貓長期保護合作項目的開始。中國動物園協會於1989年成立了大熊貓繁殖技術委員會,並組織了大熊貓繁殖研究。日本每年派員參加中國大熊貓繁殖技術委員會會議,支持中國大熊貓繁殖研究工作。
大熊貓到訪公園進行繁殖研究。
- 「永明」和「榮斌」,他們來參加世界上第一次國際性的育種研究。
- 經過與中方的討論,繁殖研究的個體被確定為兩隻年輕的大熊貓,永明(雄性)和蓉斌(雌性),它們符合各種條件,包括出生在繁殖場所和是一對適合繁殖的大熊貓。蓉賓 「是成都的 」蓉 「和白濱的 」濱 「的意思,大熊貓被選中入園時,」蓉賓 「就被命名為 」蓉蓉"。雄性是出生在北京動物園的 「永明」,考慮到 「蓉蓉 」的年齡和血統,選擇了 「永明」。1994 年 9 月,這兩隻大熊貓來到本園進行世界上首次國際繁殖研究。由於兩隻大熊貓剛開始繁育時只有兩歲,因此在繁育過程中參與了環境適應、飼料研究和公眾宣傳等活動,但在1997年7月,就在繁育研究即將全面展開的時候,榮斌不幸去世,繁育研究被迫停止。2000年7月,「美美 」安全抵達園區。因此,育種研究得以重新開始。
圈養動物的數量
- *1976-1985: ・・・・・
- 竹子開花和死亡導致的熊貓死亡和保護。
- *1987 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
- 中國兩處保育研究設施啟用
中國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
中國大熊貓保育研究中心
- *1988 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
- 探險世界短期借展
- *1994 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・
- 冒險世界啟動聯合項目保護大熊貓。